记者从4月24日泰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去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一体强化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效益运用、高标准保护、高水平服务,知识产权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先后在全省知识产权“助企攀登”工作会议、全省知识产权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例获评全省“高效办成一件事”暨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优秀案例。泰安商标业务受理窗口获评全国优秀窗口。
知识产权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召开全市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大会,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强高价值专利培育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品牌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市市场监管局联合6部门印发《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持续强化政策供给,厚植创新沃土。
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效益进一步提升。截至目前,全市发明专利拥有量6616件,同比增长24.13%。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37件,同比增长25.34%,增幅居全省第2位。新认定专利密集型产品42件,数量居全省第3位。新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2项,获得山东省“新高赛”一等奖等8个奖项。全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和优势企业达到39家。去年以来,全市办理专利权、商标权质押登记212项,质押金额24.31亿元,为一批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提供了有力融资支持。2024年版权登记量达21369件,登记规模明显提升。帮助企业以转让、许可等方式获取高校院所专利170余件,带动了企业关键领域技术的迭代升级。
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市委宣传部、法院、检察院、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单位建立联席会议、信息共享、案件移送等机制,扎实开展“铁拳”“昆仑”“剑网”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了侵权假冒行为。成立7家省、市、县三级联动知识产权快速维权工作站,与全市300余家重点企业建立政企联合维权机制,帮助6家社会组织完成知识产权涉外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泰山区、新泰市获批国家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试点。新泰市被确定为第一批山东省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单位。肥城市入选全国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地区。
知识产权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坚持走进产业发展的一线,贴近需求开展精准服务,邀请国家专利审查员深入重点企业开展专利挖掘指导,优选知识产权专员为11条重点产业链量身定制专利导航图,为企业、产业的发展优布局、明方向,完成省市级专利导航项目52项。高标准建成泰安市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吸引30余家省内外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入驻,以集成化的模式释放出公共服务的红利。
下一步,市市场监管局将持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实施好专利产业化促进、高价值专利培育、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公共服务普惠“四项工程”,以改革创新的实际行动,推动知识产权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