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直播——
2021-07-22 15:00 主持人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邀请市应急局四级调研员马兆生同志,市应急局政策法规科科长王会民同志,介绍《泰安市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保障体系建设规划(2021-2030年)》及配套专项规划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马兆生同志介绍规划编制情况。 2021-07-22 15:00 马兆生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 大家下午好!近期,我市印发了《泰安市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保障体系建设规划(2021-2030年)》、应急保障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21-2022)以及泰安市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规划(2021-2030年)。下面,我就有关情况向大家作简要介绍。 一、《规划》编制的原则和主要内容 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起草过程中重点把握了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学习贯彻上级精神和开展本地调研相结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等一系列重要论述精神为引领,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党委政府部署要求,贯彻融合到《规划》中。坚持充分沟通和广泛调研,全面分析我市重大风险及应急保障现状,为规划编制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坚持前瞻性和操作性相结合。围绕全面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紧密结合我市实际,梳理出18种典型情景,谋划主要任务和重大工程,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工作任务,提高《规划》操作性。 三是坚持应急保障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相统一。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收紧拳头,精准发力,区分轻重缓急,优先解决突出问题,补短板、强弱项。 《规划》统筹考虑四大类突发事件(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针对需要启动Ⅰ级、Ⅱ级响应级别的情形,系统谋划构建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保障体系,提出了2030年总体目标和2025年中期目标,明确了2022年行动目标,从全局角度谋划列出了九项主要任务,制定了十四项重大工程,提出了四项实施保障措施,确保规划高质量推进。 二、《规划》的突出特点 《规划》在有效衔接省级规划的基础上,立足我市实际,具有如下突出特点。 一是首次全面分析了全市重大风险及应急保障能力现状。全面梳理分析了我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方面的重大风险和应急保障现状,对新冠肺炎疫情、“利奇马”台风洪涝灾害等突发事件应急保障工作进行了深入剖析,分析研判了我市公共安全形势,积极发挥规划引领的作用,通过编制应急保障体系建设规划,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建立健全统一的应急保障体系,统筹提升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保障能力。 二是首次全面构建全市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保障框架体系。规划全面分析突发事件处置各个阶段应急保障能力需求,明确了应急保障关键要素,制定了应急指挥、监测预警和物资、医疗、科技、装备、交通、通讯保障等九方面主要任务,明确了工作思路和重点,搭建起全市应急保障体系的“四梁八柱”。 三是对壮大全市应急装备产业作出规划。立足我市应急装备产业发展现状和应急救援需求,明确增强关键应急装备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布局,加强产业基地建设,打造国内领先的专业化应急装备“生态智慧”产业园区,促进应急装备产业集聚发展。 四是对推动应急科技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作出规划。根据前期与国家应急部、省应急厅和国内知名院校对接情况,对建设泰山中科智慧应急关键技术研究院和泰山“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作出规划。规划实施后,将进一步提升我市应急管理科研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
2021-07-22 15:06 马兆生 三、相关专项规划、行动计划主要内容 一是《泰安市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规划(2021-2030年)》。围绕完善应急物资管理机制,健全应急物资管理制度,加强生活保障类、医疗卫生类、抢险救援类、特殊稀缺类物资储备,加强应急救援队伍装备配备,提升应急物资储备管理信息化水平等方面进行了规划。细化了市级物资储备重点、规模和储备库建设布局,分行业分领域规划了应急物资储存、保障目标任务。 二是《泰安市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保障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21-2022年)》。本着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制定了2021-2022年行动计划。行动计划突出重点任务,逐一明确了应急保障体系建设近两年的工作安排和责任分工,确保工作落地见效。 四、大力推进规划贯彻实施 规划正式印后发,我市应急保障体系建设进入加快建设实施阶段。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从严从实从细抓好规划落实。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组织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围绕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和重大工程,结合实际明确重点,列出任务清单,细化实施方案,出硬招出实招,抓好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建立规划落实工作协调督导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开展督查抽查,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确保各项任务举措落地见效。 二是加快落实行动计划。配套制定的行动计划,明确了到2022年的七项工作目标和十项工作任务,同步谋划了44个重点项目。要求各地采取积极有力措施推进,确保项目快落地、早见效。 三是强化政策扶持。制定完善应急征用、医疗服务、生活保障、慈善捐赠、受灾群体救助、关联产业扶持、科技创新等政策,对突发事件应急保障体系建设重大工程、项目,予以重点支持。 四是加快人才培养引进。开展人才需求预测,编制人才需求计划,引导、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加大急需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绘制应急管理“人才地图”,建立人才库,落实引进高层次人才优惠政策,精准引进一批高水平人才。 五是注重绩效评估。加强规划宣传培训,开展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跟踪评估,强化督促指导和协调推进,确保阶段性目标任务完成。
2021-07-22 15:10 主持人 下面,请各位记者朋友就关心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时先通报自己所在的媒体单位。
2021-07-22 15:10 大众日报 《规划》制定了应急、医疗等九方面主要任务,涉及众多领域、部门等,请问建立了什么机制来统筹谋划、同步推进? 2021-07-22 15:10 马兆生 泰安市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保障体系规划是公共安全领域的应急保障体系规划,公共安全领域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四大类,可以说范围很广,几乎涉及到全部灾种,为全面有效应对,我们坚持用系统思维进行筹划,构建覆盖全灾种、全过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突发事件应急保障体系。 一是立足泰安实际,提出具体任务和实施工程。编委会首次全面分析了全市重大风险及应急保障能力现状,通过广泛调研、数据分析、案例研究,全面梳理我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方面的重大风险和应急保障现状,分析研判了我市公共安全形势,研究未来十年我市突发事件发生概率趋势,构建了18种重大突发事件典型情景,研究应对措施,提出了规划的总体要求和目标,制定了九项主要任务,列出了十四项重大工程。 二是加强部门研究,共同谋划应急保障对策。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广泛而深入地征求了各部门、各单位和权威专家学者的意见,可以说,规划编制过程是各部门共同研究应急保障对策的过程,吸纳了各方意见,集中了各方智慧。我们先后两次征求33个相关部门单位、企业公众的意见建议,发动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到规划编制中,确保编制质量。相关部门反馈的意见和提出的修改建议,我们都进行了充分讨论 、研究并达成一致,规划的编制是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反复沟通协商、多轮修改完善后形成的。在这个沟通协商的过程也理顺了部门之间职责范围、任务划分等问题,对需多个部门承担的任务也明确了牵头部门,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三是坚持精准发力,突出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泰山是世界首例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位特殊重要,国际影响力大,同时还是全省第一大林场,全市六个县市区都是森林防火重点县,同时我市矿产资源丰富,矿业发达,矿山矿井较多,针对以上实际,我们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突出了森林防火、旅游、矿山安全等突发事件的应急保障,做到规划编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2021-07-22 15:14 齐鲁晚报 请问到2022年,泰安市应急保障体系能达到什么水平?这两年要完成哪些最急迫、最急需的任务?
2021-07-22 15:14 王会民 2021-2022行动计划是十年规划的落地第一步,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泰安特色,聚焦重点领域集中突破,明确未来两年“路线图”。 这两年的重点任务包括:在应急指挥体系建设上,全面建成市县综合和专业应急指挥平台,应急信息一体化建设水平显著提升,形成科学高效的7×24小时应急指挥保障体系。在应急救援力量建设上,进一步发展壮大综合及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完成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建设任务,打造市县建成区5分钟灭火救援圈,6个森林防火重点县(市、区)和3个功能区基本实现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全覆盖,市内航空救援实现80公里飞行半径全覆盖。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上,形成以市级储备为支撑、县级储备为基础的全市应急物资储备体系。2022年底生活保障类物资政府实物储备基本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并实现动态平衡,实现12小时内受灾人员基本生活有效救助。在应急运输体系上,基础设施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阻断道路24小时内应急抢通率明显提高。在应急卫生医疗体系上,大疾控体系构建基本完成,传染病防控能力显著增强。全市传染病临床诊疗规模达到1670张床位以上,县级疾控中心全部建成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每个县(市、区)设置1处以上符合标准的集中隔离备用场所,储备房间不少于400个。 到2022年,初步形成具有泰安特色的应急保障体系框架,应急保障能力和水平走在全省前列。市突发事件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大幅度下降,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011以内,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全市GDP比例控制在1%以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病患收治率和治愈率明显提高,感染率和病亡率大幅降低,大规模群体性聚集事件有效处置率达100%。
2021-07-22 15:16 鲁网 请问政府、企业(商业)、社会、使用单位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规划中分别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2021-07-22 15:17 王会民 《物资储备规划》进一步理顺了体制,明确了各方职责,优化了物资布局,明确通过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构建政府、企业(商业)、社会、使用单位相衔接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逐步形成以政府(实物)储备为基础、企业(商业)储备和产能储备为辅助、社会化储备为补充的应急物资储备格局。为充分发挥各方作用,建立了政府、企业(商业)、产能、专业队伍等储备和其他储备互联互通的应急物资保障联动机制,确保应急物资保障需求得到充分响应。同时根据不同物资品类和需求特征,优化了储备主体能力目标,从采购调拨、存储轮换、运输配送、社会化储备、产能储备等方面,明确了增强应急物资要素配置能力的具体要求,完善多主体、多方式,优势互补、专场兼备的储备机制,确保关键时刻拿得出、调得快、用得上,有效应对较大突发事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1-07-22 15:18 大众网 航空应急救援是应急救援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请问对航空救援力量的建设有怎样的规划?
2021-07-22 15:18 马兆生 航空应急救援广泛应用在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救援等多个领域,应用广泛,快捷高效。 我市一直积极推动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加快航空应急救援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直升机起降点建设,提升航空救援基础支撑能力,采取上级派驻飞机、购买飞机或者租用、购买服务等方式,扩大航空救援服务领域和能力。已完成10处直升机停机坪建设任务,与上海金汇通航签订了航空应急救援框架协议,正有序推进泰安航空护林站建设项目,今年年底前争取省政府派驻1架H-135直升机,航空救援能力明显增强。 2021-07-22 15:19 主持人 记者提问到此结束。大家如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会后,请联系市应急局政策法规科王会民同志,联系电话:6991795。 本次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