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直播——
2025-07-18 15:00 主持人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走出新闻发布厅,来到充满活力与创新的五马智慧农贸港大数据中心,举办现场新闻发布会。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二级调研员肖培庆先生,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场准入科科长于灿江先生,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工程规划科科长杨勇先生,市行政审批服务局项目建设科科长丛中先生,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勘查验收科科长李隆疆先生,介绍我市丰富拓展“绿卡+”品牌内涵 打造优质高效投资环境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肖培庆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2025-07-18 15:01 肖培庆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下午好!首先,我代表泰安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对各新闻媒体及记者朋友长期以来对行政审批服务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我今天发布的主题是:丰富拓展“绿卡+”品牌内涵 打造优质高效投资环境。 近年来,市委高瞻远瞩,全面部署新型工业化、文旅融合和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今年又聚焦两大先行区建设及重大生产力布局,策划并储备了400余个重大产业项目,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泰安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紧紧围绕全市发展大局,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不断推进制度创新、流程创新、服务创新,积极探索实践企业项目服务的新思路、新方法,以优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为宗旨,持续丰富拓展企业项目服务“绿卡+”品牌内涵,通过开展“四大提升行动”全力推进跨层级、跨部门、跨业务协同管理与服务,助力企业项目抢时争速、大干快上。 一是在市场准入领域,开展“‘1545’企业服务提升”专项行动。深化拓展“1545”企业服务品牌,全力做好“育新、培强、融合”文章,激发市场经营主体活力。有序推动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度、数字化电子营业执照等改革,提升“一业一证”改革质效,持续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积极培育新业态、新领域经济类型,推行经营范围自主公示、经营主体代理机构信用管理、企业许可资质休眠等改革,持续优化市场准入环境。推动“个转企”“经营主体设立+用电报装”等国定和特色“一件事”走深走实,加快经营主体提档升级。 2025-07-18 15:04 肖培庆 二是在项目审批领域,开展“审批模式创新提升”专项行动。围绕“快落地、快开工、快见效”,强力推进改革举措落地见效。深化建设项目开工、投资项目集成变更、建设项目投产服务等“一件事”,创新打造道路挖掘修复、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等“一件事”,实现项目审批提质增效。迭代升级工改系统3.0,优化智慧表单、标签化管理等功能,进一步提升项目全流程数字化报建水平。创新勘验评审“泰慧勘”市县一体工作体系,推进工业项目规范租赁土地办理项目手续,推行模拟审批多证齐发等审批服务模式,力促项目建设“加码提速”。 三是在要素保障领域,开展“资源要素保障提升”专项行动。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大力提升全要素供给能力,坚决打通各种难点堵点。充分发挥“绿卡”专班、危化项目决策咨询服务工作协同机制作用,针对项目推进中的土地、规划、能耗、环保等要素制约,联合各部门及时会商,对需协调省以上单位解决的,由市级主管部门牵头对上协调对接。优化“2115”接诉即办、12345热线、“市长直通车”企业诉求处置机制,通过出台分类办理规范、优化诉求处办评价、开展典型工单晾晒等措施,持续提升企业诉求响应速度和解决水平。 四是在为企服务领域,开展“企业服务水平提升”专项行动。围绕“定制化、精准化、增值化”,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用心用情用力为企业提供服务,助力企业加速发展、做大做强。深化“园区事园区办”,根据园区定位、产业类型、发展需要,创新服务载体,提供定制服务;丰富园区涉水许可集成办、工业项目“拎包入住”等特色场景。通过“亲清会客厅”、“杨晓工作室”、“企业服务专员”小分队,为企业项目提供政策咨询、流程定制、帮办代办等专属服务。借助商会协会桥梁纽带优势,分类开展政策宣介、诉求化解,围绕新质生产力、未来产业、数字动能等重点领域培树优质社会组织。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活力源泉,项目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下一步,我们将积极顺应企业项目需求,以更加精准的服务,让企业办事更加便捷高效,项目落地更加快速顺畅,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审批力量。 谢谢大家!
2025-07-18 15:09 主持人 接下来,请各位记者朋友就关心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时请先通报自己所在的媒体单位。
2025-07-18 15:10 大众日报记者 “1545”企业服务提升专项行动作为丰富拓展“绿卡+”品牌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请问今年以来围绕持续激发市场活力,进行了哪些改革探索?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2025-07-18 15:10 于灿江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今年以来,我们聚焦育新培强,坚持守正创新、系统集成,不断深化市场准入领域改革创新,争取承接了深化注册资本认缴制改革1项国家试点,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制度创新、登记注册与食品许可“联变联销”2项省试点;住所标准化登记改革、企业开办+用电报装一件事改革2项工作纳入省市场监管局年度重点改革任务,并发文推广;企业迁移、个转企等一件事改革落地实施,经营主体准入便利度持续提升。 持续深化经营主体住所标准化登记改革,通过联通共享电力地址、不动产地址、租赁备案地址、集群托管地址,压减申报材料60%以上,虚假地址申报驳回率下降90%。“企业开办+用电报装”一件事改革共为100余家企业提供联办服务,平均节省办理时长3个工作日以上。经营范围自主公示改革助力企业以差异化表述凸显经营特色,1300余个泰安特色经营范围完成入库,服务企业680余家。通过实施企业迁移登记一件事改革,办事环节从4个精简为1个,申请材料从21份压减至5份,办理时限从20天压减至1天,耗时缩减80%以上。个转企一件事改革在国定6个联办事项基础上,创新推出四项增值服务,办事环节从7个精简为1个,申请材料从8份压减至1份,办理时限从7天压减至1天,改革实施以来全市超百家个体工商户成功转型升级为企业。
2025-07-18 15:12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四大提升行动中提到要深化“园区事园区办”,为实现这一目标开展了哪些工作? 2025-07-18 15:12 杨勇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园区是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泰安市除有11个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外,还有新材料、输变电、现代物流、新闻出版、特色农业、现代食品等50余个特色园区,这些园区在产业集聚和引领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破解园区企业办事距离远、成本高、耗时长等问题,我们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一种服务理念,深入总结实践经验,创新推出了“园区事园区办”服务模式,有效提升园区服务质效,实现企业办事不出园。 一是触角延伸,园区服务更便利。聚焦园区基本政务服务需求,在距离城区较远的工业园区设立6家行政审批分局、在商业聚集区和特色园区设置13家政务服务驿站或企业服务中心,将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下沉办理。如泰山区今年推出了五马智慧农贸港、吾悦荟品仓政务驿站,为商户提供从材料准备到证照领取的全链条服务,通过“勘前辅导”“证照联办”,助力商户“零跑腿、快入驻”。二是升级场景,园区服务更精准。聚焦园区增值化服务需求,每季度联合各要素保障部门走进产业园区,共同为园区企业纾困解难,并提供人才招引、政策辅导等个性化衍生服务。今年3月份,深入新泰循环经济产业园等重点园区,为德普新材料、兴泰硅材等企业解决各类问题20余个。三是个性定制,园区服务更高效。聚焦园区差异化办事需求,推出化工园区项目竣工投产服务“一件事”、养殖项目涉水许可“集成办”、区域评估“一评通用”等审批模式,进一步压缩项目审批时限和报批成本。肥城市持续强化产业园区区域评估成果应用,园区企业项目办理涉水许可用时由原来至少30个工作日缩短为3-5个工作日,费用由数万乃至数十万元不等变为“零元办”。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制度建设、创新服务场景,确保“园区事园区办”服务模式长期稳定运行,为更多园区企业商户和周边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服务。
2025-07-18 15:14 泰安日报记者 今年以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在项目审批“增速提质”方面有哪些改革措施,取得了什么成效? 2025-07-18 15:14 丛中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项目建设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强劲支撑。今年以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认真落实“审批模式创新提升”专项行动,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为重要内容,坚持改革创新、流程再造,从企业视角出发,围绕重点项目建设、“高效办成一件事”、提升全程网办深度、完善改革推进机制等4个方面,制定了31项重点工作任务,以高效审批服务推进项目建设“加码提速”。同时,我们还争取投资项目集成变更、竣工投产服务“一件事”、公共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审批、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审批、运用DeepSeek大模型提升项目报建便利度等5个省级试点,并通过试点带动进一步推动项目审批服务能力整体提升。 一是以改革创新推进重点项目快落地快开工。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思维,不断深化“标准地”改革、工业项目“拎包入住”、优化环评审批、优化城市更新项目审批等改革举措。特别是在工业项目租赁土地审批模式成功运行的基础上,又深化推出“先租后让、以租代征”改革举措,有效盘活低效利用存量土地资源,破解土地要素制约和项目手续办理难题,目前已盘活18家企业1200余亩存量国有建设用地。二是以“一件事”思维推进项目审批集成高效。将“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一种理念、方法,相继推出了投资项目立项、项目开工、道路挖掘修复、竣工验收、投产服务等多个项目建设领域“一件事”。如项目开工“一件事”,将项目审批施工许可阶段关联性强、办理时间相对集中12个审批事项整合为“一件事”集成办理,办事环节压减92%,审批时限压减85%,申报材料压减44%,目前已为企业办理项目开工“一件事”200余件,有效解决了项目开工慢的难题。三是以数字赋能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聚力打通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数据壁垒,迭代升级工改系统3.0,优化智慧表单,开发电子印章、标签化管理等功能,进一步提升项目全流程数字化报建水平。四是以有解思维聚力企业项目服务精准化。重点对涉及全市长远发展和重点民生领域企业项目的疑难诉求,深入分析背后根源和深远影响,换位思考、主动担当、有解思维,在依法依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用真诚和专业为泰山合成生物工业园、大汶口工业园百赞热力、泰开双百万变压器等重点和民生项目排忧解难,协调解决项目建设难题12个。
2025-07-18 15:16 泰安电视台记者 勘验评审是行政许可事项审批的重要环节,请介绍一下“泰慧勘”工作体系的有关情况。 2025-07-18 15:16 李隆疆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泰慧勘”工作体系是我局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审批效能的一项关键性创新成果。过去,我们的现场勘验评审工作分散在各业务科室独立完成。这种模式存在一些不足,比如专业力量分散、标准尺度不易统一等。 针对这些问题,近年来我们大力推动勘验评审制度改革,将各类许可事项的勘验评审环节集中到专门的勘查验收科统一组织实施。在此基础上,我们广泛推行了一系列创新举措,比如:“前置服务”,通过勘验人员提前介入指导,帮助企业少走弯路;“多勘合一”“多评合一”“勘评合一”的模式整合,大幅减少企业办事成本和跑腿次数;“受勘一体”“即接即评”的流程再造,显著压缩办理时限。今年,我们在前期改革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升级,推出了“泰慧勘”市县一体工作体系。通过建立全市统一的勘验评审专业人才库,实现市县两级专业人员统筹调配、跨区域协作,确保无论在市本级还是县区,勘验评审执行的是同一套标准,构建起“上下贯通、左右协同”的高效勘验评审新体系。 通过“泰慧勘”工作体系的成功运行,有效节约了企业行政许可申请的时间成本和制度性交易成本,勘验评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通过集中化、标准化、透明化的运作,也加强了对工作流程的监督,为打造更优营商环境提供了坚实支撑。 2025-07-18 15:18 主持人 现场提问就到这里。会后,请各位媒体朋友跟随工作人员的指引进行参观采访。如有需要请联系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人事科,联系电话:8290886。 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