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直播——
2025-08-13 10:00 主持人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邀请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三级调研员张衍新先生;市教育局基教科负责人崔延庆先生;泰山区教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梁先生;岱岳区教体局党组成员、二级主任科员李照阳先生;泰安高新区社会事务部教体科分管领导江刚先生,介绍我市2025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保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张衍新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2025-08-13 10:01 张衍新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下面,我通报一下泰安市2025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保障情况: 全市现有义务教育学校559所,其中小学388所,初中166所,特殊教育学校5所,在校生59.1万人。2023年全市小学入学高峰平稳度过,未来三年,义务段学龄人口变化趋于平稳。2025年,全市义务段学校预计招生11.5万人,毕业年级学生11.4万人,招生计划与现状学位基本相当。为统筹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全市教育系统认真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义务教育阳光招生行动要求,着眼教育公平,市县一体施策,多措并举推进,大力推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着力增加学位供给,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确保义务段新生秋季学期“应招尽招”“应入尽入”。 一、加强统筹谋划,努力扩增优质学位资源 一是优化布局需求。指导各县市区科学研判义务教育学位现状和动态需求,完善城区学校布局规划,新的《泰安市市辖区中小学布局规划》正在制定中。主城区分级办学管理体制改革以来,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责任进一步落实,城区义务教育更加均衡公平。二是挖掘学校潜力。指导各县市区按照“一校一案”制定挖潜方案,通过挖潜扩班,增加学位供给。全市初中预计新增近6000个学位,其中主城区初中新增2600个学位。三是扩增优质资源。坚持高标准建设、高效率实施,加快新改扩建学校项目建设,新增了一批群众家门口的优质学校。近三年,全市累计投入25.07亿元,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36所,新增学位3万余个。2025年计划投入1.66亿元,新建改扩建7所中小学,已全部开工,其中2所已完工,合计新增学位1700个。 2025-08-13 10:04 张衍新 二、着眼优质均衡,持续改善提升办学条件 一是加快推进薄改项目。聚焦薄弱环节提升,每年实施一批义务教育学校薄改项目。近三年全市投资12.99亿元,完成项目833个。2025年规划投资2亿元,完成150个薄改提升项目。目前开工项目75个,竣工项目69个,累计完成投资1.39亿元。规划投资5701万元,改造提升65所学校食堂。今年市教育局计划投入200万元,对主城区4所义务段学校进行教育教学设施重点改善提升。二是深入实施集团化办学。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坚持以强校带弱校,以老校带新校,以城校带乡校策略,组建义务教育教育集团,实施核心校与成员校之间骨干教师交流轮岗和优质资源共享,努力提升成员校发展水平。目前,全市成立96个义务教育集团,辐射带动470所学校,交流干部教师2400余人次,基本实现乡村学校全覆盖,惠及学生34万余人。三是提升乡村学校水平。以教育强镇筑基行动为抓手,试点乡镇先行,着力办好乡镇中心校,带动周边乡村学校发展提升。目前,省市县三级试点乡镇提前实现县市区全覆盖。去年在主城区实施了强镇筑基提档升级行动,市区联动,投入1200多万元,对城乡结合部两所薄弱学校改造提升,选派优秀干部、骨干教师到校任职、任教,校容校貌焕然一新,发展加速提质。今年又启动实施了乡村学校标准化建设提升行动,计划利用3年时间,每年完成10所左右乡村学校建设提升任务,把更多的乡村学校打造成和城区学校一样的优质校。 三、聚焦公平公正,深入实施阳光招生行动 一是完善招生政策。指导各县市区按照“一县一策”的原则,认真研究论证,科学制定义务教育阳光招生工作方案,完善入学政策,强化统筹推进。通过短视频、问答手册、明白纸等多种方式加强政策宣传,提高政策知晓率和覆盖面。二是优化入学流程。持续抓好义务教育入学“一件事”,进一步提高办理效率,简化办理程序,增强教育服务的便捷性和可及性,常态化落实常住人口报名“零证明”、特殊情况“减证明”,让义务教育报名入学更加方便快捷。三是关爱特殊群体。认真落实“两为主、两纳入、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每年保障4万名左右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针对义务教育适龄残疾儿童,通过特校就读、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方式实行全纳教育,年均安置200多名残疾儿童入学。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保障每一名学生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学。 下一步,市教育局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落实《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依法保障广大适龄儿童接受教育权利,确保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平稳顺利,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25-08-13 10:10 主持人 接下来,请各位记者朋友就关心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时请先通报自己所在的媒体单位。
2025-08-13 10:11 大众日报记者 我市在改造提升薄弱学校、打造群众家门口的优质学校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2025-08-13 10:11 崔延庆 感谢记者的提问。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教育部门常抓不懈的重点工作。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方面措施: 一是持续改善办学条件。连年实施一批义务教育新建改扩建学校项目,按照省定办学条件标准高质量建设,确保完工一所、建优一所。连年实施义务教育薄改建设项目,持续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特别关注学生饮食安全健康,去年启动实施了全市中小学校食堂规范化提升年活动,全面改造提升了中小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食堂。 二是不断提升办学水平。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充分发挥优质学校辐射带动作用,有效提升成员校的办学水平,扩增优质教育资源,截至目前,教育集团已基本实现对乡村学校的全覆盖。大力推进教育强镇筑基行动,以办好乡镇中心校带动周边乡村学校提升。 三是强化重点项目攻坚。坚持“软件硬件同步抓”,2024年通过市区联动,对城乡结合部两所薄弱学校进行了改造提升,并选派优秀干部和骨干教师到校任职任教,两所学校面貌焕然一新。今年继续对主城区4所义务段学校进行设施优化提升,加快补短板、强弱项,精准施策办好办强每一所学校。今年还启动了乡村学校三年建设提升行动,每年将改造提升一批乡村学校,打造出更多的优质学校,进一步推动校际均衡发展。
2025-08-13 10:14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随着我们平稳度过了小学的入学高峰,未来初中将迎接入学高峰期,请问目前泰山区都采取了哪些措施扩增学校学位? 2025-08-13 10:14 赵梁 谢谢记者的提问。泰山区2023年平稳度过小学入学高峰后,后续将迎来初中生源的高峰,我区始终将满足群众“上好学”的期盼,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坚定不移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家门口”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打造更多的好学校,努力实现“学好上”。加大教育投入,重点保障学校建设、师资培训、设备购置等资金需求,上半年教育经费投入同比增长8%。扩容增量补学位,提前摸底学龄人口,科学测算学位缺口,“一地一校”制定化解措施,对有条件的、办学水平和群众认可度较高的学校,积极挖潜扩容增加优质学位。今年以来,对泰安六中、学院附中等优质学校逐校制定化解方案,通过区内统筹使用校舍资源、学校内部挖潜资源等措施,扩增学位1800个。 二是共享更多的优质资源,努力实现“上好学”。聚焦“机制优化、资源融通、质量提升”三大核心,部署“打造品牌、优化师资、深化课改、强化宣传、全面考核”五项重点任务,推进集团学校一体化管理,17个教育集团(联盟)全部实现课程、师资、活动等资源共享;建立起跨校、跨区域教研机制,上半年开展联合备课、名师送教等活动200余场次,全区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三是打造更多的渠道,努力实现“好上学”。去年起,全面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深化网上招生服务改革,实现义务教育招生报名“一网通办”,同时设立多个线下报名点,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今年秋季,将继续优化入学流程,完善平台功能,让就学更加便捷。坚持应入尽入、应融尽融,对残疾儿童入学全覆盖、零拒绝。坚持“平等、融入、成才”理念,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以公办学校为主接收随迁子女入学,切实保障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利。 下一步,泰山区将持续深化均衡发展实践,探索长效机制,积极应对学龄人口变化的趋势,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原则,加快从扩充学位向内涵提升转变,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打造更多群众家门口的优质学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25-08-13 10:17 泰安日报记者 在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方面,岱岳区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2025-08-13 10:17 李照阳 谢谢记者的提问。岱岳区以优质均衡创建为抓手,加快全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努力提升乡镇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为乡镇学生提供优质教育。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乡镇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落实薄改专项资金1250万元,高质量完成薄改建设任务40项,惠及27所学校;投入近5000万元完成泰安第十中学、泰安第十四中学等12块运动场地的改造提升,乡镇学校办学条件得到大幅度提升。二是加强乡镇师资配备。近三年,为乡镇学校补充在编教师244名,市重点扶持区域选派41名优秀骨干教师到我区乡镇学校支教、区内选派89名城区优秀骨干教师赴乡镇学校支教。2025年为乡镇学校公开招聘在编教师13名、安置省公费师范生52名,促进乡镇学校教师资源配置持续优化。三是推动乡镇教师专业发展。实施名师带动工程,积极打造省市区名师工作室,辐射带动乡镇教师专业发展。建成1个省级、5个区级、30个校级乡村名师工作室,依托专题交流、课例打磨、课题研究、专家报告等,辐射带动全区千余名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四是实施城乡一体化协同育人。通过建立城乡学校教研共同体和学科教研共同体,发挥城区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乡镇学校教学质量快速提升,为乡镇学子提供了有质量的教育服务。
2025-08-13 10:20 泰安电视台记者 请问高新区如何做好2025年义务段学位保障工作? 2025-08-13 10:20 江刚 感谢记者的问题。2025年,高新区义务教育阶段共有学校8所,其中小学6所、初中2所,新生净增1300余人,现有学位能够满足入学需求。高新区坚持以“科学统筹资源、精准化解压力”为原则,全力保障学位供给与教育质量,推动全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主要做好了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学位统筹。通过就近利用学位富裕的学校校舍,适当改造后可完全承接新增入学需求。今年利用水泉校区能够增加高新区一中学位1000多个。 二是强化师资保障。今年新教师招聘工作已顺利结束,新招聘教师41人。目前正按计划组织全员岗前培训,同步抽调高新区优质学校骨干教师组建管理团队,加强新进教师一对一培养,尽快适应教学岗位。 三是做好政策宣传。通过召开家长会、发放一封信和明白纸、举办校园开放日活动等多种途径,做好家校沟通,多渠道宣传招生入学政策和招生办法,最大力度争取理解支持。 2025-08-13 10:23 主持人 现场提问就到这里。大家如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会后请联系市教育局办公室,联系电话:6991896。 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