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直播——
2025-09-30 10:40 主持人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邀请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建修先生,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正县级)姜军峰先生,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三级调研员许传星先生,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高广稳先生,介绍我市“无废城市”建设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孙建修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2025-09-30 10:41 孙建修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向大家介绍泰安市“无废城市”建设相关工作情况,借此机会,我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泰安市“无废城市”建设的各位新闻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无废城市”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任务,是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的内在要求。2022年我市纳入国家“无废城市”建设百城试点,今年是试点收官之年,今天我将重点介绍2022年以来“无废城市”建设取得的工作成效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持续高位推动,凝聚齐抓共管强大合力 将“无废城市”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并纳入市领导年度领衔推进改革事项。市政府先后组织召开“无废城市”建设推进会、调度会等,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工作合力。成功建设泰安市“无废城市”数字化管理平台,联通各行业领域固废数据资源,固体废物管理信息一张网得以实现。截至目前,全市48项“无废城市”建设指标已完成42项。32个重点项目已完成建设27个。2024年省级评价获优秀结果。 二、聚焦五大领域,实现重点任务突破提升 一是工业领域,出台《泰安市新型工业化促进条例》,筑牢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之基。大力开展绿色制造梯次培育,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34家、国家级绿色园区2家、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家。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肥城市入选2025年度山东省工业资源综合利用试点基地(园区)。宁阳绿色建材循环经济产业园成功入选全国绿色建材发展典型园区案例,全国仅9个案例入选。十四五以来完成历史遗留矿山治理1100公顷,当前建成绿色矿山61个。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92.88%,较2022年提升18.37个百分点。 2025-09-30 10:44 孙建修 二是农业领域,大力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全市1580家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达到100%。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处理利用率和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率均保持在90%以上。全市建设农膜回收站点总数50处,农膜回收率达92.94%。全市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3500余个,回收利用率达52.6%,较2022年提升19个百分点。全市初步形成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五化并举”的综合利用格局,综合利用率达95.28%,超过全国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 三是建筑领域,编制《泰安市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规划(2024-2035)》,出台《泰安市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持续规范渣土运输市场秩序。聚焦绿色发展,持续提升建筑能效。全面落实绿色建筑发展政策要求,城镇新建民用建筑100%执行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截至目前,全市城镇新增绿色建筑242.93万平方米,占城镇新建民用建筑比例达100%。稳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培育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5家。全市已累计实施装配式建筑1579.8万平方米。 四是生活领域,深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三年行动,推动打造枣行社区、乐园社区等生活垃圾分类设施示范点位,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城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7%以上,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重点推进泰安(山东大学)固废研究院资源化利用和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等项目,城市治理水平与功能品质进一步优化提升。泰安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首次进入全国大城市评估第一档。 五是危险废物领域,加强涉固体废物企业源头监管。2025年全市共计1356家企业完成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工作。持续开展涉危废企业全员环境安全警示教育,近三年以来先后组织32.5万余人次参加活动,固体废物环境安全形势总体保持平稳。规范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核发,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危险废物经营企业31家,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能力16万吨/年,利用能力81.96万吨/年,医疗废物处置能力达到32吨/日,满足辖区内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的能力要求。探索飞灰利用新途径,推动山东鑫山资源循环科技有限公司飞灰资源化利用项目落地。截至目前,一期1条生产线已竣工,可实现年利用飞灰2.6万吨。 三、融入社会肌理,高标准打造“无废细胞”。广泛推动“无废公园”“无废快递站”等13类“无废细胞”建设,两年时间泰安市成功打造521个无废细胞,全市集成典型案例54项,其中入选省级典型案例10项。建立泰山景区“生态保护+低碳旅游+公众实践”无废旅游模式,外交部副部长华春莹为“泰山机器狗”点赞。泰山石膏入选2024年工信部“无废企业”典型案例,全省唯一。 四、强化全民宣教,营造“无废城市”建设浓厚氛围。构建“特色化、立体化、长效化”宣传工作体系,形成“无废+赛事”“无废+节日”“无废+生活”“无废+志愿”四大宣传模式,连续三年开展“无废”登山节创意宣教活动,成功打造“无废”马拉松、“无废”桃花节等活动品牌。高质量承办山东省“国际无废日”志愿服务主题活动。相关经验被新华社、人民网、中国环境报等主流媒体报道。调查显示市民“无废”知晓率达96.89%。 下一步,泰安市将按照上级部署要求,精准发力,打好试点收官之战。聚焦全域“无废城市”建设重点任务,全面总结我市“无废城市”建设主要做法和成效经验,推出成果、创出品牌。做好任务衔接,制定十五五“无废城市”建设规划。强弱项、补短板,进一步纵深推进,不断提高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为建设美丽山东持续作出泰安贡献。 我先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2025-09-30 10:50 主持人 接下来,请各位记者朋友就关心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时请先通报自己所在的媒体单位。
2025-09-30 10:51 大众日报记者 作为“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领域,建筑业源头减量是关键一环。请问在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建筑垃圾源头减量方面,泰安市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2025-09-30 10:51 姜军峰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装配式建筑是推动建筑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建筑垃圾源头减量的重要路径。泰安市住建局高度重视装配式建筑发展,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推动相关工作: 一是强化政策引导,构建全过程管控机制。我们先后出台《泰安市推广装配式建筑工作导则》《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目标任务、实施路径与保障措施,将装配式建筑要求嵌入土地出让、规划审批、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等环节,建立多部门协同推进机制,确保新建项目严格落实装配式建筑要求。 二是聚焦创新驱动,提升产业发展质效。我们引进龙头企业,培育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5家,推动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发展。通过设计标准化、构件生产工厂化、现场施工装配化、工程管理信息化,实现建筑全产业链改造与升级,大幅减少现场湿作业和材料浪费,有效缩短建设周期,提升工程质量和安全水平,达到节能降耗、绿色高效的目标。目前,全市已累计实施装配式建筑1579.8万平方米。 三是突出示范引领,打造绿色建造标杆项目。以政府投资工程和民生项目为重点,打造了泰安师范附属学校虎山路校区、泰安高新区水泉回迁社区等一批技术领先、绿色环保、品质优良的建设项目,装配率均达到了65%以上,有效减少了施工垃圾和扬尘污染,实现了绿色施工与品质提升双赢,充分发挥示范引领效应。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装配式建筑推广力度,强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推动建筑业向绿色化、工业化、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升级,为“无废城市”建设提供坚实支撑保障。谢谢大家!
2025-09-30 10:54 泰安日报记者 近年来,泰安在“无废医院”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2025-09-30 10:54 高广稳 首先,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 近年来,市卫健委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无废城市”建设的决策部署,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聚焦医疗卫生机构实际,系统谋划、扎实推进“无废医院”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省级“无废医院”5家、市级“无废医院”19家,并有2个典型案例入选省级名录,为全市“无废城市”建设贡献了坚实的卫健力量。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强化组织推动,压实工作责任。将“无废医院”建设纳入卫生健康系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科室抓落实的工作机制。通过召开专题部署会、印发实施方案、细化评价指标等方式,确保工作责任清晰、推进有力。 二是突出科技赋能,提升管理效能。积极推动医疗机构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优化管理流程。例如,部分医疗机构引进5G智慧物流系统实现物资精准配送,应用先进污水处理工艺确保达标排放,建设能耗监管平台推动节能降耗,有效提升了“无废医院”建设的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 三是构建绿色体系,推动循环发展。着力构建“源头减量—过程管控—资源利用”的绿色运行模式。在源头减量上,全面推行电子病历、无纸化办公、绿色采购;在过程管控上,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和规范处置,实现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率100%;在资源利用上,建立可回收物回收机制,通过与专业的回收企业合作,实现了可回收物100%回收利用,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减少了资源浪费。 四是广泛宣传动员,营造共建氛围。通过张贴海报、发放倡议书、新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广泛传播“无废”理念。全市累计组织志愿者2200余人次,发放宣传材料2万余份,发布新闻报道20余篇,切实增强了医务人员和市民的环保意识,形成了全员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下一步,市卫健委将继续巩固“无废医院”建设成果,进一步优化医疗流程,探索废弃物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新路径,持续提升医疗机构绿色运营水平,为泰安“无废城市”建设注入更多卫健动能。 谢谢大家!
2025-09-30 10:57 大众网记者 市文化和旅游局在打造“无废泰安”旅游品牌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2025-09-30 10:57 许传星 近年来,市文化和旅游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无废城市”建设的总体部署,坚持以“无废细胞”建设为抓手,推动点上示范、线上联动、面上拓展,着力打造“无废泰安”旅游品牌。具体来说,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分类培育“无废细胞”建设旅游试点示范典型,形成以点带面工作格局。我们制定并印发了《关于开展泰安市“无废景区”建设活动的通知》等文件,明确建设标准和工作路径,率先部署7家A级旅游景区和3家星级饭店展开试点、作出示范,并创成首批“无废景区”“无废饭店”。坚持示范引导,推动“无废”建设向旅游度假区、旅游休闲街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等旅游区深化拓展,目前全市已有8家非开放式4A级以上景区实现预约系统与市级平台数据对接,全面推行电子门票、无纸化导览等综合服务;所有4A级以上景区和省级度假区全部安装外卡POS机,有效提升了国内外游客无废出行的认同感和便利度。 二是推动“无废+旅游”深度融合,构建绿色生态旅游链。坚持把“无废旅游”全面融入“泰山+”旅游品牌创建体系,推动以泰山为中心,推动构建集景区运营、旅游交通、文艺演出、酒店餐饮、文旅节会等于一体的“无废”文旅产业新链条。近两年,先后推出绿色生态旅游、古色遗产旅游、红色旅游精品线路12条,“泰麓春韵 岱下寻芳”之旅上半年入选国家文旅部乡村四时好风光·花期乡遇精品线路,是山东省唯一一条入选线路。开通新能源“敢当号”直通车、大汶口文化旅游交通专线,持续加强旅游停车场、文旅驿站、旅游厕所、乡村民宿等生态建设,不断推进旅游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生态优先、无废建设、绿色发展已成为泰安旅游业的鲜明底色。 三是强化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无废旅游”氛围。我们充分利用文旅全媒体和新媒体矩阵,面向大众广泛宣传“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无废出行的生活方式和旅游方式。比如,我们连续三年在泰山国际登山节期间开展“无废”旅游品牌系列活动,平均每年展陈无废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上千件。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无废泰安”旅游品牌常态化长效化建设,推动形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大众旅游新风尚,不断绘就“诗和远方”新画卷! 谢谢!
2025-09-30 11:00 中国山东网记者 “无废城市”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请问“十五五”期间我市将如何纵深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2025-09-30 11:00 孙建修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2025年是“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收官之年,但并不是“无废城市”建设结束之年。泰安市将持续以“无废城市”建设为抓手,紧扣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核心目标,持续攻坚,纵深推进。 一是聚焦优势领域,进一步凝练建设成果。系统梳理试点建设以来在工业、农业、生活等领域的创新实践,加强对现有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项目的培育、评估与推广,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和成效评价,全面总结凝练制度创新、经验模式和优秀案例等,推出成果、创出品牌,让“无废城市”亮点成果在全省乃至全国更具辨识度和引领性。 二是坚持靶向施策,进一步攻坚短板弱项。针对“十四五”期间“无废城市”建设过程中暴露出的结构性、瓶颈性问题,开展全面梳理,建立问题清单,以问题导向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重大工程项目和重点改革任务,一方面以项目思维着力突破飞灰利用难,煤矸石、粉煤灰大宗固废处置难等问题。另一方面强化制度创新,完善固废全过程监管体系,切实提升全域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能力,推动“无废城市”建设再上新台阶。 三是深化宣传引导,进一步倡导无废生活理念。坚持全民参与、共建共享,构建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的“无废”文化传播体系。依托泰山国际登山比赛,泰安马拉松、肥城桃花节等地方特色IP,开展“无废”主题科普、志愿宣传,讲述好泰安故事,推动无废生活方式蔚然成风。发挥“无废细胞”长效化优势,持续推进“无废学校”“无废社区”等细胞工程扩面提质,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市民日常,全力推动“无废城市”建设从“政府主导”向“社会共治”转变。 我的回答完毕,谢谢大家! 2025-09-30 11:03 主持人 现场提问就到这里。大家如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会后请联系市生态环境局法制与宣传科,联系电话:8877630。 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